close

【台灣新生報╱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


門診中時常有婦女問醫生說:「為什麼我每次月經來都會頭痛?」對此,中華民國中醫內科專科醫師林友寬表示,頭痛、頭暈在辨症上大都屬「風邪」的範疇,就如同一般人所說的「頭風」。


傳統中醫認為,血虛則風生,因此風邪傷人與血虛有著密切關係。


中醫所說的「風病」大致分兩種,一種是外風(病),一種是內風(病),


外風(病)是指人體受到外在環境之風熱、風寒等外邪侵襲所罹患的疾病,
內風(病)是指因臟腑功能失調所致,譬如肝血不足所引起的肝風內動等。


此外,林醫師指出,中醫有「衝為血海、任主胞胎」的說法,
換句話說就是奇經八脈中的衝脈與任脈掌管著人體生殖系統運作,
而陰血的虛實盈虧,則直接影響衝任兩脈的功能。


所以當婦女每個月月經來潮時,體內衝、任兩脈的活動就特別旺盛,此時陰血下注子宮,若陰血不足,一時上焦絡脈空虛,往往就很容易受到風邪侵犯而產生頭痛的現象。


中醫依類型分治月經所引起的頭痛。
林友寬表示,原則上常依外風型頭痛及內風型頭痛分別治療(「風」有內風及外風的區別),


外風指的是外感風邪,類似今天所說的感冒,


內風則指「肝風」,因為中醫認為肝藏血,
如果肝火太旺就容易耗傷肝血,肝血不足便會發生肝風內動,最後終使人產生頭痛。


林醫師指出,外風型頭痛常痛在後腦杓,嚴重時會牽引頸肩部僵硬、緊繃、酸痛,甚至痛到前額、眉頭,引起眼睛脹痛、痠澀及目暗羞明。


疼痛性質以重痛,脹痛為主,有時兼有頭暈,抵抗力差一點的人則可能直接就演變成頭痛、鼻塞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喉嚨痛等,朝感冒方向發展。


治療上常以「驅風養血」為主,例如頭正在痛時,可使用川芎、羌活、細辛、葛根、白芷、防風、荊芥、柴胡等藥材來驅散風邪,以急治其標,並稍加當歸、地黃、芍藥、首烏等藥養血,


至於平日頭不痛,或非月經期間沒有任何症狀時,則應持續服用上述養血藥來調理,以緩治其本,待一段時間,等血足絡脈充盈之後,頭痛自然就會消失。


林友寬醫師進一步指出,
內風型頭痛常痛在一側太陽穴附近,也會牽連頸、項、肩、背及前額、眼睛等部位,甚至痛到巔頂(百會穴周圍區塊),有時兼有頭眩,不過大都痛單邊,嚴重個案則有嘔吐現象,疼痛性質屬於鈍痛,患者會感覺疼痛如裂,程度上會比外風來得厲害。


這一類型頭痛除了發生在婦女月經前後之外,更容易受到情緒起伏而誘發,有時往往會在一次生氣或緊張之後就痛起來。


治療上常以「養肝血、疏肝氣、平肝風」為主要治則,除了用到上述養血藥之外,還需加上柴胡、天麻、鉤藤、香附、枳實、枳殼、陳皮等藥才能奏效。肝火太旺者除了有經前頭痛症狀之外,有的患者還會有經前胸部脹痛,以及月經不定期,或經前淋瀝、失眠、情緒暴躁易怒等一系列經前症候群。





延伸閱讀:


穴位按摩,頭痛掰掰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phti-nupau/article?mid=258&next=257&l=f&fid=12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upau 的頭像
    nupau

    莊淑旂博士 女寶 三春保養 生理期 坐月子 更年期

    nup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